《哈佛投资课》,刘长江编著。
推荐指数:🌟🌟
这本书是我去年在实验室里摸鱼时,无意在支付宝中发现可以用积分兑换一些畅销书(不包邮)。其实放了很久了,去年的年底收到后就一直没有去看过,直到今年秋招结束才拿起来慢慢地啃。
这本书不厚,只有240多页,但是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来说,看起来着实有点费劲儿。我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空闲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这时候,想到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阅读和理解的速度是基于你记忆中已有的知识所联结的网络,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网络体系越完善,阅读和理解的速度越快“。突然反应过来,原来Bill Gates每年读那么多本书(当然绝大多数不是小说类),这是拥有多么广泛的不同的领域的基础啊!
为什么这本书推荐指数只有三颗星呢?
主要是三个理由:
- 书中缺乏详细的名词和知识点的解释,看起来有点晦涩难懂。
- 书中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几乎包含了所有主流金融市场和商品(股票、基金、外汇、银行储蓄、保险、债券等等)。
- 行文不太流畅,对外行人不太友好(当然可能也是因为缺乏基础知识导致的理解困难)。
说回重点,我自己对于投资的关注,最早是在大一。那时候,跟我爸借了5000块钱炒股票,可能是赶上牛市,期间最高的收益有2000块。可是,初入股市,不交学费是不可能的。明明在取得这么高的收益率的时候,我依然贪婪地持有着手中的股票,期望它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显然,很快绿了几天后,我收益就全没了。我依然跟一个赌徒一样,疯狂的增持买入(用自己的生活费),最后是不出意外地输光了。至此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买过股票了。这过程中,每天紧盯着大盘,心情也跟着价格起起落落,情绪整天在坐过山车一样,控制不了自己理智的人,在金融市场上只能是做一个炮灰。
投资,是一场博弈,也是一场战争。它需要你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经济、金融等),甚至可能还需要心理学的知识辅助你进行博弈决策。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的帮助或许只有让我意识到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和组合的重要性。之前在股市中的交易,完全是通过看消息新闻以及价格走势来确定交易行为,现在回想起来,消息新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我知道消息的时刻,企业内部和机构他们早已经获得消息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我只能默默做个韭菜。
“普通人,没有选择进入金融市场,也许永远不知道个体的脆弱、盲从、缺乏自制、疏忽大意。“在参与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后,我的确多次因为自己的贪婪而导致收益大幅缩水,甚至严重亏损。”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谁都听过,但是如何去建立自己的投资组合的确是需要一定的试探成本。我也庆幸,我的这个成本比起大多数人来说,应该算是比较低的。我根据自己所剩余的现金资产,按照自己能接受的风险进行配置,比如一部分的股票,一部分的基金,一部分的定期和足够的生活费。但是在股票和基金的选择方面,我还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我先从自己的熟悉专业领域出发去选择了两只网络安全公司的股票,在判断他是否是在一个比较低估的价格,再进行交易。当然,后续根据价格的变化进行一点的抄底增持等操作,但是会注意到操作的频率,过于频繁的操作容易让我陷入一定困境。让自己的投资观念和心理状态进入一个长期投资的状态,相当于将股市作为一个“银行”一点点地去买入自己所看好的公司的股票。不去过分地关注一时的价格波动,更应该去关注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这也是巴菲特所提倡的关注于公司的基本面,有关于基本面分析,我尚且没有更深入的理解,以后会再找机会学习。虽然,我现在依然还没盈利,但是这种转变帮助我减少了亏损。
如何选择和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对于我来说,投资应当是我在空闲时间关注和学习的东西,我的目标是用小部分的时间去获取能保障我未来生活的收益。因此,我更应该去关注适合长期投资的项目,不需要高收益,但一定是使得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较低的。短期投资,需要实时关注市场的变化,短期投资者更擅长运用图表分析技术,结合频繁交易来获得短期的利润。这需要投入比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本身不是专业的金融行业从业者时,短期投资往往很难使我们持续获利。
选择再次踏入金融市场,不仅是为了获利,也是为了能够在金融市场中去纠正自身原有存在的缺点,比如贪婪和缺乏自制力。“不管怎么说,市场是我们所不能影响的,所以我们只能适应市场的走势和特点。由于交易行为受到交易态度的影响,而交易态度又受到交易观念的影响,所以交易行为能不能适应市场,进而产生高水平的交易绩效最终取决于交易观念”。
希望自己能在这场博弈中,能有所成长。